一、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哈尔滨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对外实施继续教育办学与管理的归口部门,既承担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证书培训以及岗位培训、进修研修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教育培训任务,又承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能。学院依托船舶行业,面向国防工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黑龙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意义重大。《决定》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每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机场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航班密度、旅客客运量等各项指标都将快速增长,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航空市场。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对民航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未来20年中国将由民航大国发展为民航强国。据权威预测,2012-2022年中国至少新增20万名空服人员的工作岗位,民航空乘人员的队伍将超过40万人,规模将是目前的5倍。但考虑到对行业人员高素养、技术专等行业要求,航空服务人员必将供不应求。
三、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为尽快提高我国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质量,扶持、规范、引导航空服务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正式批准,成立了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本专业委员会是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下设的一个专门针对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行业的全国性、自发性、非营利性的专业分会,用以开展业内交流与业内服务。该专委会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的各级各类院校(机构),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业务交流、共同组建行业联盟、共同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具有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需要的各大航空公司与各大机场企业,从而全面架设用人企业与育人院校的桥梁,打通就业渠道与人脉,真正实现专业育人质量与产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培训上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可以预见,专委会必能充分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搭建专业与行业合作桥梁平台上的独特作用,为推动我国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必将全面推动航空服务教育培训更快更好更高发展!
四、项目优势
1.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强联手、共同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门制定和开展了航空服务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航空服务职业教育特色专业,采用“职业技能培养+学历教育+实训实习+就业推荐”的培养模式,学员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由用人单位设定专业技能课程,并设有专业实训课程,克服了学员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教育弊端。
2.教学团队:
本项目配有专业的形体、礼仪教师负责日常授课;教学管理团队由资深教师、教育管理专家主持工作;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设有专职的辅导老师和日常生活管理老师,专职班主任全程跟班上课。
3.就业保障:
设有专门的推荐就业指导人员,专门负责成绩合格学员的推荐就业工作。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不断拓展航空服务领域发展空间,并与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机场合作,彻底解决了学员就业问题。学员入学即签定推荐就业协议,使毕业学员的就业得到保障。
4.课程体系:
航空专业课程体系遵循了“科学性、实用性、理论性、全面性”四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日常养成教育,培养民航职业复合型人才。
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语言强化课程,选修课程。
五、实训基地:
实训地点为中航未来航空实训基地,位于北京小汤山生态园区,毗邻首都国际机场,占地面积50000多平方米。实训基地成立于2001年,交通便利,拥有航空专业顶级教学实训设备,生活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静谧舒适,绿化景观占地达50%以上。北京中航未来教育集团是国内首家将航空高等职业教育与民航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为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实训基地的全套乘务人员训练设备,均按照中国民航总局《公共航空交通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CCAR-121FS)》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设计、制造。主要设置有:B737-800\A320综合紧急撤离舱;B737-800\A320综合服务训练舱;窄体灭火训练舱;B737-800-300综合舱门训练器;A320舱门训练器;ARJ21舱门训练器;MD60舱门训练器;A320水上紧急撤离平台;波音系列厨房训练器;空客系列厨房训练器等。全套设备的布置和功能配置,完全符合CCAR-121FS中121.419[机组成员的应急生存训练]所规定的训练项目对初、中级乘务人员进行多机种,多科目、多功能的实际操作,是目前全国高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实训基地。
作为华北地区唯一具有航空专业技能培训资质的综合训练中心,基地先后与奥凯航空、金鹿航空、首都航空、中联航空等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提供初始乘务员养成训练和乘务员复归训练的设备和教学支持。实训基地为我校指定实训基地,同时为参训学员颁发从业人员认证资格证书,在行业内具有较高认可度。